2022年4月29日 星期五
讀書是一種療癒
讀書是一種療癒
我對國學很有興趣,讀國學的書,並沒有讓我在物質金錢方面大富大貴;但讀國學就覺得很快樂很療癒,不管我讀多少?懂不懂?就覺得看國學的書,能讓我有能量,所以我很喜歡沉浸在國學的書本裏面,很自然的,沒有特別的原因,比我po茶賺到錢還快樂。
克己復禮 天下歸仁焉
克己復禮 天下歸仁焉
「仁」是儒家的核心價值,是禮樂的原則,君子明禮才能知進退;「仁」要有真實的意義,就要靠禮樂去實踐。禮是倫理道德的具體行動,不講求仁、禮,倫理道德就要落空;但仁不是空談,是要踐行的,是需要見諸行為的。要見諸行為,便須由禮儀規範做起。然而在孔子的時代 已經是周文疲弊,禮壞樂崩,「仁」的理想更是遙遙無期。周公所造的禮樂典章制度,到春秋戰國時代,貴族的生命墮落腐敗,都只成了空架了,是窒息我們生命的桎梏。因此周文的禮樂 典章制度都成了外在的,或形式的,如此 沒有真生命的禮樂就是造作的、虛偽的、外在的、形式化的,這 些聯想統統出現。
禮樂要有真實的意義、要有價值,你非有真生命不可,真生命就在這個『仁』。所以仁這個觀念提出來,就使禮樂真實化,使它有生命,有客觀的有效性。當時,周文之所以疲弊,禮樂之所以崩壞,是因為「禮」對當時的貴族 而言,是僅剩空架子的外在形式。所以孔子說「人而不仁,如禮何?人 而不仁,如樂何?」「禮云禮云!玉帛云乎哉?樂云樂云!鐘鼓云乎哉?」假使身為人卻無仁,那麼即使日日演奏著音樂,空有一大套禮數的虛殼又有何意義呢?一個人如果沒有內在的仁心本質,僅有其外在 的形式表面上合乎禮的制度節文,又如何稱得上算是禮呢?是故,禮是 因為有了仁,方才有了真實的生命。 面對「周文疲弊」的問題,當時的諸子百家各自提出對應之道。王邦雄先生說:「先秦諸子百家思想,皆通過對周文的反省,而展開了其特有的進路。」孔子看到這種現象,知道只能從「禮」來恢復「仁」, 認為只要能「攝禮歸仁」、將周文生命化,就能夠使禮樂成為有效的制度。即從聖人依人之心性所制訂的禮節規範,來降服、克制我們的妄心,讓我們皆能依禮來待人行事。依禮而行,可以讓我們行於外而誠於中,克己復禮,慢慢的回復到合情合理的本心。於是,孔子乃繼周公之後,以「仁」來發揚禮樂文化,提出「君子博學於文,約之以禮」,禮樂 文明成為儒家文化的核心。而禮之本為何?可由孔子講《儀禮》孔門後學所記錄之《禮記.曲禮》看出端倪: 夫禮者所以定親疏,決嫌疑,別同異,明是非也。…道德仁義, 非禮不成,教訓正俗,非禮不備。分爭辨訟,非禮不決。君臣上下父子兄弟,非禮不定。宦學事師,非禮不親。班朝治軍,蒞官行法,非禮威嚴不行。禱祠祭祀,供給鬼神,非禮不誠不莊。是以君子恭敬撙節退讓以明禮。
此處指出「禮」之功能包羅萬象,不但能「定親疏,決嫌疑,別同異,明是非」甚至連「道德仁義,非禮不成」,從陽間之「教訓正俗、分爭辨訟」,到陰間「禱祠祭祀,供給鬼神」均不能無「禮」。 而這個「禮」,即國家的政治制度、法律規範和倫理道德。孔子是儒家的開創者,向來以繼承西周文化為己任,子曰:「郁郁乎文哉,吾從周」,其理想的禮樂教化乃是「文質彬彬,然後君子」的周文。繼周公制禮作樂之後,他刪詩書、訂禮樂、贊周易,修春秋…,不但提出了完整的生活倫理結構與社會政治理念者,並大開私人講學之風氣,秉持著「有教無類」與「誨人不倦」的精神,使得教育不再是貴族專屬的權利,只要有心向學者,不論身份貴賤,家境貧富,人人皆得列其門牆。 司馬遷言:「孔子以詩書禮樂教,弟子蓋三千焉。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。」孔子能有三千弟子,此乃孔子教學認真,又能注重個別差異,不論學生智商高低或年齡長幼,皆能因材施教,才使得眾弟子皆有所領會,並能依自己的能力去實踐,這才使得孔子欲救「周文疲弊」之「仁」教得以順利的展開。
孔子提倡「修己」、「克己」和「慎獨」,孟子主張「養身」、「養性」 和「養氣」。儒家認為,為了國家的興旺發達與國泰民安,「自天子以至 庶人,皆以修身為本」,強調「修身」是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的前提 和基礎。儒家還認為,「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,其所厚者薄,而其所薄者厚,未之有也。」就是說,每一個人的道德修養猶如樹的根,國家的興旺猶如茂盛的枝葉,如果樹根枯萎了,又怎麼能有茂盛的枝葉?強調個人的修身養性關乎國家的繁榮昌盛。 孔子認為,達到「仁」的唯一條件是「克己復禮」,即克制自己一 切不符合「禮」的思想和行為。恢復周禮是孔子建立儒家核心價值「仁」的唯一途徑。雖然當時的「禮」已然只是形式而少有實質精神,然而孔 子堅持保持禮的形式文貌,期待從文貌能昇華到禮的精神,再從禮的執 行,慢慢使自己的行為合於理」,由外而內,由他律到自律,進而回 歸到仁心的自覺發用。
論語-仁
論語-仁
以「仁」為本 在儒家倫理思想中,「仁」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。據《論語》所記載,孔子與門生討論的主要話題,主要涉及在仁愛、禮樂、信義、孝悌、 忠恕、恭敬等方面。而出現最多的是「仁」,有 109 次之多。是故,「仁」, 是孔子及其儒家倫理思想的重要內容和主要標誌,也是其道德理論體系的基本原則。作為一個基本的道德原則,它是人們處理各種道德關係和 調整各種利益關係的根本準則,它貫穿於儒家倫理思想的全部內容之中,也鮮明地、集中地體現著孔子及其儒家倫理思想的本質和特點,其他的道德規範以及具體道德關係方面的某些特殊要求,都是基於此根本原則 的補充、展開乃至具體表現。 何謂「仁」?孔子弟子最常詢問孔子的問題就是,何謂「仁」?如 何成為一位仁者呢?不過,孔子似乎沒有統一的解答。如子貢問仁。
子貢曰:「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,何如﹖可謂仁乎﹖」子曰:「何 事於仁,必也聖乎!堯、舜其猶病諸!夫仁者,己欲立而立人, 己欲達而達人。能近取譬,可謂仁之方也已。」
又如仲弓問仁。
仲弓問仁。子曰:「出門如見大賓,使民如承大祭。己所不欲, 勿施於人。在邦無怨,在家無怨。」仲弓曰:「雍雖不敏,請事斯語矣!」
或是顏淵請教孔子何謂之「仁」。
顏淵問仁。子曰:「克己復禮為仁。一日克己復禮,天下歸仁焉。 為仁由己,而由人乎哉﹖」顏淵曰:「請問其目。」子曰:「非禮勿視,非禮勿聽,非禮勿言,非禮勿動。」顏淵曰:「回雖不敏, 請事斯語矣!」
甚至同一個人在不同時間問同樣的問題,孔子給出的答案也不同。例如 樊遲問仁於孔子至少有三次,三次的回答皆不同:
「仁者先難而後獲, 可謂仁矣。」「居處恭,執事敬,與人忠;雖之夷狄,不可棄也。」 「愛人」。 孔子強調「仁」,主張「仁者愛人」,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體現。他 把「仁」作為最高的道德準則和道德品質,而「愛人」則是主張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,而對於統治者來說,就是要讓人民得到更多的實惠。
子 曰:「為仁由己,而由人乎哉!」「我欲仁,斯仁至矣!」意思是說, 要成就一個道德的仁者,需靠自己居仁行義,而且只要我想要「仁」,「仁」 便在我身上展現。即當我應當以惻隱之心對待他人時,惻隱之心就在我的身上顯現。且不管你的身份如何,只要你想要,它就在你的身上呈現。
《論語‧陽貨第十七》寫孔子回答子張問「仁」的內容。 子張問仁於孔子。孔子曰:「能行五者於天下,為仁矣。」請問 之。曰:「恭、寬、信、敏、惠。恭則不侮,寬則得眾,信則人 伕焉,敏則有功,惠則足以使人。」
劉劭的《人物志‧八觀‧第九》則說: 夫仁者,德之基也;義者,德之節也;禮者,德之文也;信者, 德之固也;智者,德之帥也39。 他認為仁、義、禮、信、智總和起來就是「德」,換言之德行修持完美 的人,應該以這五者品行的具備為判斷標準,此亦符合儒家高標準的品 德修養觀。
《禮記‧卷五十七‧儒行第四十一》裡有仔細解釋「仁」的特性: 溫良者,仁之本也。敬慎者,仁之地也。寬裕者,仁之作也。孫 接者,仁之能也。禮節者,仁之貌也。言談者,仁之文也。歌舞 者,仁之和也。分散者,仁之施也。儒者兼此而有之,猶且不敢 言「仁」也,其尊讓有如此者。
故知「仁」是人際互動往來最基本的德行修為,不僅外在行為會因此而 整飭完善,令人顯得溫良敬慎、寬和謙遜、言談合宜,連歌舞享受也是 「仁」的具體表現,更不用說廣泛而大方地普及於各種身份地位的互動對象,這是傳統儒家思想對於儒學者最重要的規範,從而證明了「仁民愛物」思想的可敬。「仁」與人我分際的關係,以及「仁」對倫常秩序的重要性。 孔子認為「仁」是高尚的品德,仁者能辨明是非、安貧樂道,物以 類聚,結交仁義之士,並且能克制私慾以符合禮節,不為非作歹,此乃 儒家所追求理想的人格典範,也是一種內在良知的呼喚,更是一切向上 的動力;只要有心去做,仁就存在並擴充在人們自己的心中!
善下不爭之德
善下不爭之德
水的另具有一個特性,水雖是至柔者但它可以攻下堅強、剛硬者,天 下至柔弱是水,而攻堅強者沒有誰能勝之,無人可以改變之。水雖是柔弱但天下 萬物缺水不可,缺水潤澤則乾枯無法生存,所以水也是最堅強,這個道理,天下 莫不知但有多少人能行之。柔弱的水可以攻退剛強者,這是沒有任何可以取代柔 水攻堅的能力,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,但大部份因內心的執著、有待而無法 落實做到。最後,水因偉大的包容力、弘大的寬容心而成就為百谷之王。〈第六 十六章〉
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,以其善下之,故能為百谷王。是以欲上民,必以 言下之。欲先民,必以身後之。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,處前而民不害。
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,以其不爭,故天下莫能與之爭。故能為百谷王。 在第八章我們探討了水的特性和水的精神,在本章水因善下不爭、滋潤萬物、 利萬物而成萬物,更成就了自己為百谷之王。因江海沒有自我,無私的奉獻,無 心自然的處下而不爭,放大心胸無私的滋潤天下萬物,也給出自己空間,容納天 下百川河流之水形成了大海、百谷之王。 將水的偉大無私的精神運用於聖人的修養工夫上,聖人要在萬民之上,一定 要則言語謙卑,想要身居萬民之前,一定要將自己擺放在最後位,即學習水無我 無私的精神。如此聖人位居天下人民之上不給人民帶來壓力,在於人民之前也不 會給人民任何傷害,這樣在聖人百姓的上下前後之間取得了平衡和諧。聖人如此 謙卑、放下、不爭高下的平衡境界當然無所爭執,無所爭執則就沒有爭執的機會 的發生了。再次印證老子所云:「聖人之道,為而不爭」(〈第八十一章〉)聖人謙 卑處下自然無爭的和平境界,正是自然之道所保證出來的聖人玄德。
無為之功
無為之功
是以聖人無為,故無敗;無執,故無失。故物或行或隨;或歔或吹;或強 或羸;或挫或隳。是以聖人去甚,去奢,去泰。聖人的心知不執著、不造作、無私、無我,完全的放空回歸自然自我,把空 間留給別人,所以沒有計較、沒有爭執,因為沒有計較沒有爭執,所以就沒有失 也沒有敗;「或物或行或隨;或歔或吹;或強或羸;或挫或隳」天下萬物若有心 知的執著則產生價值的二分有前有後、有暖有寒、有強有弱、有安有危的相對分 別之心,聖人隨順自然,無心、無為而不宰制、不造作、不干預,不過分、不越 界,去除奢華、消解享樂。如此「我無為,而民自化;我好靜,而民自正;我無 事,而民自富;我無欲,而民自樸。」(〈第五十七章〉)無執無我,則回歸於無 心、無為、好靜、無事、無欲,達自然之道,開創出民自化、自正、自富、自僕, 故無失、無敗的境界。顯然聖人之道就是順應自然、回歸自然自我之本真。〈第二章〉: 聖人處無為之事,行不言之教;萬物作焉而不辭,生而不有,為而不恃,功成而弗居。夫唯弗居,是以不去。聖人用無心要求自我做無不為之事、以不干預、不言教的身教來教化別人,如此完全釋放出空間,保全萬物在道的自然空間中自生、自長、自成。聖人無私 無我,無主觀標準的自是心、不佔有、不主宰、不居功,一切行為活動在在自然大道的保證之下生化而成,這就是放下的修養工夫,成全了無而有的玄妙作用, 即使成功了聖人也不會以成功而自居、自傲,功成而弗居,所以這種成功可以長 長久久的持續下去。這就是自然就是道,亦即是聖人之道。
老子思想與兒童讀經班、家長成長營、樂齡班 推動
老子思想與兒童讀經班、家長成長營、樂齡班 推動
中國哲學是生命的學問,是著重於生命的關懷及生命的安頓,道家思想對生命的安頓是通過道的實際生活實踐體驗而來,所以它是一套實踐的學問、是一套 德性修養的工夫,道家老子「無」的觀念,探索老子《道德經》 之護持思想。詮釋《道德經》所體現出來的意義與可能價值。老子思想具有文化治療和意義治療之特色,是針對人心人性的生命治療;無的智慧是生活的概念、是工夫的概念,是無掉意識造作、消解人為執著,以自然無為、處下不爭,拾回純真本性的修養工夫,治療人生困頓,回復健康以無限開展出生命境界;期望藉由老子思想啟發,從去除我執的修身再到人際的和諧 運用於兒童讀經班、家長成長營的課程思維,在人格品德方面盡心盡力輔導切實 踐行。 目前社會結構是老人居多,老人的問題成為現代嚴重的社會問題之一,為減 少下一代負擔,年長者除要照顧自己的身體更要自覺、自醒,不斷的學習、成長, 退而不休,自我安排,方能安然適應老年生活,消遙自在於人間,無憂無懼的面 對死亡的來臨;筆者期盼能運用老子思想的義理,盡力在面對人生百態方面,開 展出應對的學習方法,並運用於樂齡班,期使在有限生命以平常心、自然心開展 出死而不亡的精神,自然的面對人生的生死,證成老子哲學的境界。
2022年4月28日 星期四
生死齊一
生死齊一
《莊子》認為生與死的分別,同樣也是成心的分別,故《莊子‧齊物論》思想,亦表現在生死齊平的探討中,本節以下將對此做探討,以釐清《莊子》書中生死齊一的思想。世人皆是悅生而惡死,《莊子》認為此亦是成心的執迷,〈齊物論〉言:予惡乎知說生之非惑邪!予惡乎知惡死之非弱喪而不知歸者邪!麗之姬, 艾封人之子也。晉國之始得之也,涕泣沾襟;及其至於王所,與王同筐床,食芻豢,而後悔其泣也。予惡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蘄生乎!
在此《莊子》舉麗姬的例子,言麗姬在晉國國君剛得到她時,內心悲傷不已,認為迎接自己的是悲慘的命運,然而當她踏入晉國國君的宮殿後,生活條件優渥反而後悔當初為何哭泣。《莊子》透過此則寓言,說明人對於生死的成心執迷,人無法知道死後的世界,又怎麼認定生必然喜,死必然悲?然人卻因生死的執著,而妄生情緒,傷害精神的自由,常人總是悅生惡死,對死亡極端的抗拒,而在《莊 子》眼中,死亡卻如同歸鄉一般自然。《莊子‧至樂》中言:「髑髏曰:『死,無君於上,無臣於下,亦無四時之事,從然以天地為春秋,雖南面王樂,不能過也。』」並不是宣揚死一定是樂,而是以樂死惡生,與成心的悅生惡死相對照,破除人 生死的執迷。此外麗姬寓言也說明了福禍本無定準,人不當執定一時福禍,妄生情緒,《老子‧五十八章》說:「禍兮福之所倚,福兮禍之所伏。熟知其極?其無 正?正復為奇,善復為妖。人之迷,其日固久。」此說明福與禍的流動本來就沒有定準,人卻執迷於福禍,失去生命的自然。故《莊子》言:「予惡乎知夫死 者不悔其始之蘄生乎!」乃是教人跳脫生死福禍的執定中,不使生命之自然於此 陷溺。
真宰
真宰
當《莊子》開始反省生命時,他便開始思考人的生命是否有ㄧ主宰存在,在此《莊子》揭示了「真宰」、「真君」的存在。所謂「真宰」與「真君」都是指真實無妄的生命主體,也可以稱呼為「真心」、「道心」、「常心」。人人自有真實無妄的生命主體,所以《莊子》言「如求得其情與不得,無益損乎其 真」,說明無論人是否有意識到、求取到「真宰」,都不會影響到「真宰」確實存在的事實,因為「真宰」存在於每個人的身上。「真宰」與「成心」乃是人心的一體兩面,皆是主宰人身的生命主體。「真宰」為人本有之心,真實自然而能與道冥合,「成心」乃是人習慣累積而起的價值判斷。《莊子》言:「夫隨其成心而師之,誰獨且無師乎?」「真宰」雖為人天生本有之心,然隨著習慣的積累,「成心」必定會在人心中產生,當人受成心 顯現時,「真宰」漸受其遮蔽而隱沒,成心乃是來源自人的習性積累,因此成心 的產生有其必然性,因此沒有人一生能完全不受成心遮蔽,故《莊子》重視工夫 修養,講究透過「坐忘」、「心齋」等工夫化去成心,使真宰得以顯現。由此觀之,《莊子》書中倡言達到逍遙境界的真人,但沒有天生的真人,真宰雖為天生本有的生命主體,但成心遮蔽有其必然,故透過工夫實踐達至逍遙是條不可避免的道路。道家講天真,講自然,《老子》就常以嬰孩、赤子形容自然 天真的生命狀態。嬰孩、赤子的天真乃是先天的天真,因未涉世事,故能沒有 分別之心,此為一度的天真。從《莊子》方面來看,人本心是真實無妄的,亦是 屬於一度天真,然人必會隨著習慣累積而有分別心,不可能常保天真,因此道家 追求天真,乃是二度的天真。所謂二度天真是說透過後天修養工夫,化去分別、執著後,復返天真自然。如《老子‧二十八章》言:「常德不離,復歸於嬰兒。」此言「復歸」便是說明透過工夫修養,返回嬰兒般無執無別的狀態。《莊子》 講「坐忘」、「心齋」,亦是透過後天工夫,復返真實自然。故《莊子》說的「逍 遙」、「真人」,必須緊扣著工夫修養來談,工夫修養乃是必經的歷程,唯有透 過工夫修養方能達至「逍遙」的境界,而為「真人」。 綜觀而言,《莊子》肯定人有一生命的主宰,即是真實無妄的本心,然而人 隨習性的累積必然會產生成心,當人受成心障蔽時,真宰即受到隱沒。故《莊子》 重視工夫修養,當對己身生命有所自覺時,方能有所反省,進而通過工夫修養祛 除成心,使有妄的生命,復返於無妄真實。
2022年4月27日 星期三
儉與嗇
儉與嗇
《道德經》第五十九章「儉」即是「治人事天莫若嗇」: 治人事天莫若嗇,夫唯嗇,是以早服,早服謂之重積德,重積德則無不 克,無不克則莫知其極,莫知其極,可以有國,有國之母,可以長久, 是謂深根固柢,長生久視之道。
嗇是心神內斂涵藏,生命不外逐耗散,「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,可以長久」之意。 治人修身最好莫過於愛惜精神節儉智識,能在災禍來臨之前順從於道,才能夠厚積於德。保持清淨、無為、自然,事事克服。才能治理政治秉有治理國家的根本 之道,維持根深蒂固而長久生存。 王先慎注《韓非子集解》當中提到,對於「嗇」有相當精闢的詮解: 聰明睿智天也,動靜思慮人也,人也者,乘於天明以視,寄於天聰以聽, 託於天智以思慮。故視強則目不明,聽甚而耳不聰,思慮過度則智識亂。 目不明則不能決黑白之分,耳不聰則不能別清濁之聲,智識亂則不能審 得失之地。目不能決黑白之色謂之盲,耳不能別清濁之聲謂之聾,心不 能審得失之地則謂之狂。盲則不能避晝日之險,聾則不能知雷霆之害, 狂則不能免人間法令之禍。書之所謂治人者,適動靜之節,省思慮之費 也。所謂事天者,不極聰明之力,不盡知識之任。苟極盡則費神多,費 神多則盲聾悖狂之禍至,是以嗇之。嗇之者,愛其精神,嗇其知識也。 故曰:「治人事天莫如嗇。」 眾人之用神也躁,躁則多費,多費之謂侈。聖人之用神也靜,靜則少費, 少費之謂嗇。嗇之謂術也,生於道理。夫能嗇也,是從於道而服於理者 也。眾人離於患,陷於禍,由未知退,而不服從道理。聖人雖未見禍患 之形,虛無服從於道理,以稱蚤服。故曰:「夫謂嗇,是以蚤服。」
嗇是動靜之節,省思慮之費,不極聰明之力,不盡智識之任,愛其精神,嗇其知 識。依據〔魏〕王弼等著《老子四種》〈河上公注〉云:「嗇,愛也。治國者,當 愛民財,不為奢泰。治身者,當愛其氣,不為放逸。」意指培蓄能量,厚藏根基, 充實內在的生命。王淮《老子探義》當中注釋云:「治人者養生也,事天謂修道也。 嗇者,愛而不費之意。此言修道養生之原則耑在「疆本節用」。誠能疆本節用便是 服從自然之理「虛靜無為」,誠能虛靜無為則「德」必日積而盛。蓋修道養生之目 的為在成德,以建體立極也。」 若將本章之「嗇」與六十七章之「儉」互相參看則意義相通,都具有節約內斂之意,可說是生命的節約,精神的深蓄後養。所以王立提到:「儉嗇直是歸根復 命,絕聖棄智,而至於無為。」111王立又提到:「儉者,少也。不極聰明之力,不 盡智識之任;由文返樸,多因循,少造作;由博返約,不積蓄,無盈餘,謂之儉。」 儉嗇之道,清靜的特質一種虛靜涵養。人君具備儉嗇之德,則可以清心寡欲聚斂 精神重積德性;外可以重視國本,富裕民本;由修己以至於治人,為久可行之常。 「儉」之用在「廣」,老子言「儉,故能廣。」王弼注:「節儉愛費,天下不 匱,故能廣也。」112河上公注:「天子身能節儉,故民日用廣矣。」「賦斂若取之於 己也。」113透過財物之節約儉用,日積月累,必能使社會財富不虞匱乏。 依據王先慎注《韓非子集結解》當中提到: 周公曰:「冬日之閉棟也不固,則春夏之長草木也不茂。」天地不能常侈 常費,而況於人乎?故萬物必有盛衰,萬事必有弛張,國家必有文武, 官治必有賞罰。是以智士儉用其財則家富,聖人愛寶其神則精盛,人君 重戰其卒則民眾,民眾則國廣,是以舉之曰,儉故能廣。
韓非從財貨、精神、民力,解釋「儉,故能廣」的道理。人君不輕易使用軍隊作 戰,聖人珍惜自己的精神,智士節省自己的錢財。人民就會眾多,大家精力就會 充沛,社會就會富足。說明「儉故能廣」,「儉」服道積德以治國理民,其用至深 且廣。統治的人如能做到清靜、真樸、不貪欲,不騷擾、不侈靡、不擴張私欲, 百姓的生活自然可以獲得安寧。「儉」可以使民德歸厚,養成真樸的民風,社會能 趨於安定。故《道德經》第三十七章,老子談到:「道常無為而無不為,侯王若能 守之,萬物將自化;化而欲作,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,夫亦將無欲,無欲以靜, 天下將自定。」
人為何會怕死?
人為何會怕死?
《菩提達摩〈上冊〉》,《菩提達摩〈下冊〉》,這二本書最主要是在探討著當你執著時,死亡的力量才會控制你。真正的你根本不怕死的,然而基本上的心理是你會害怕死亡,因為它真的會把你帶離你所有擁有的執著。如果正當你死的時候你 如果能夠帶走你的親人如太太、小孩、房子、金錢、權力,以及所有你認為每一 樣屬於你的東西,我不認為你真的會害怕死;你一定會歡欣鼓舞,因為那是一個 偉大驚險的旅程,正跟著整個旅行隊伍走。事實上死亡會從你身上帶離每一樣 東西,因此使你成為完全赤裸的,全部過程只是成為一個意識。
2022年4月25日 星期一
如何推廣讀經
如何推廣讀經
《大學》及《中庸》---各家經典可融入生命教育,並實施於社區中
(一) 學校的晨間教學,那怕是十分鐘也可以,應可誦讀儒家經典,尤其《大學》、《中庸》,《大學》、《中庸》字數不多,經過不斷重複誦讀,在只讀不背下,依然可以達到記憶的目的,一方面可以讓 兒童產生信心,一方面建立往後解經的基礎,從而在經典中得到 生命教育的資糧。
(二)社區長青班也可以在讀經老師帶讀下,讓老人家讀誦經典,也是從《大學》、《中庸》開始,先讓老人家通讀經典以活化腦神經,也能在多次的誦讀下,必然能够默記於心,於此再經過老師解經,並以故事的方式來傳達經典的意涵,讓老人家在生活上可以學習聖人的智慧,靈性的修養,再逐步的安於並面對生命的期 限,而達到終極關懷的目的。
(三)社區的讀經班及讀經家庭,更應在解經上下功夫,多多參加經典的研習,不只讓兒童因讀經而開發記憶力,更在記憶經典的基礎上,可以深入的了解經典的智慧,而讓孩子在往後的教育上,達到整全的目的。
有朋自遠方來-外王功夫
有朋自遠方來-外王功夫
學而時習,那純粹是對自己而;有朋自遠方來,那擴大了層面,是人與人之間。我們也可以說,學而時習,純粹是為了自己的自利;有朋自遠方來,是利他,換句話說兼顧別人。不管從自己學習的特徵來說,以及跟別人之間互相切磋琢磨,共同增上來說,它共同的特點–人不知而不慍,這不要人家來知道的。他今天我們相應,有朋友來,固然好;不相應,沒有關係!「人不勘其憂,回也不改其樂」那孔老夫子也是如此。所有真正學孔門心法的人,乃至於學佛法的人,他有一個共同的特點, 學對了,一定的現象。
2022年4月24日 星期日
「無」的生命
「無」的生命
《道德經》中所提到的修養工夫,以「無」 和同樣做為否定詞用的「不」、「去」、「絕」、「棄」等字眼出現最 多,如:無為、無私、無知、無身、無欲、無執、無事、無常心、不 仁、不爭、不盈、不德、不欲、不積、不為、不學、不自見、不自伐、 不自矜、不敢為、不責於人、不自為主、不自為大、不敢以取強、去 甚、去奢、去泰、絕聖棄智、絕仁棄義、絕學無憂……等。
《金剛經》中無我相、無人相、無眾生相、無壽者相--;
可看出到家與佛家所談圓滿的人格型態,皆有共通點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
西遊記
西遊記 人生如戲·但看先哲這篇《修行即是一部西遊記》: 西遊記演角色扮演,意馬馳騁八識馳衍;不是別人皆自導演,識轉智慧安然無間;過程曲折阻礙難前·意馬牢拴駕馭恆遠; 精采好戲不斷上演,心猿鬧弄緊箍念咒;人生何嘗不是演戲, 心中默念五字真言;修道亦是橫逆考驗·日久功純止息妄念; 西...
-
彌勒真經-嬰兒姹女常持念-略探「嬰兒」之意 對於身心健康,除了保持簡樸以外老子還主張「歸真」,希望人們的心性都能回復到其最初始的真性狀態。那麼人的最初始真性狀態是什麼呢?就是「嬰兒 狀態」。人類嬰兒時期無任何心機,全憑生理自然真性運作,所以老子認為嬰兒 是最接近「道」性的。因...
-
一杯茶湯的管理——司茶人 “一杯茶湯的管理”,短短一句話,但卻是一個龐大的知識體系、技術體系、藝術體系、美學體系,終始本末,缺一不可。茶事中,人是其主體,茶是其客體。人與茶的每一次相遇,共同創造的皆是美好茶湯之作品。 行茶,首先需要的是一個茶空間,一方...
-
潘華齡道長超拔的氣天仙 比干、黃飛虎、秦紘、左光斗、史可法。 比干 比干是商王 文丁 ( 太丁 )之子, 帝乙 之弟,帝辛( 紂王 )的叔父,官 少師 ( 丞相 ) 。生於殷帝乙丙子之七祀。一生忠君愛國倡導「民本清議,士志於道。」...